事實:不是每個人都需要使用傳統意義上的保濕產品(被雷到了吧?別著急,我們很快就會說明為什麼)。

事實:真正有效的“保濕產品”不是給皮膚增加濕度,而是幫助肌膚恢復正常、健康、富有青春活力的滋潤度。

事實:太多的水分反而會引發皮膚問題。

事實:各種膚質類型都需要增強皮膚功能和保持健康肌膚結構的成分,這樣肌膚才能告別乾燥,並恢復青春活力。

事實:不管一款保濕產品叫什麼名字(抗皺霜、保濕霜、保濕水,等等),也不管其質地如何(凝露、精華、乳液、水質,等等),它都應該含有修復和啟動肌膚的成分。

那為什麼時尚雜誌、化妝品銷售、美容師,甚至某些皮膚科醫生都宣稱你需要保濕產品呢?因為要糾正已有的錯誤觀念,代之以事實真相是非常困難的。現有的科學研究和論文已經找出肌膚保持最佳狀態所需的物質!

我的皮膚需要什麼?
 
無論你的膚質是幹性、油性、混合性,易長痘、有酒渣皮炎、皺紋或任何其他皮膚問題,你都需要補充肌膚因受日曬傷害而失去的成分,這些成分無法自我恢復。年輕人的皮膚中富含這類物質(因為他們還未受到長期日曬傷害),因此皮膚柔軟、光滑、緊實、滋潤,富有彈性,這些物質還能幫助膠原蛋白生成、保護彈性蛋白,使皮膚看上去年輕、水嫩、煥發天然的光澤。

這類成分包括:

? 抗氧化劑
? 細胞傳導因數
? 肌膚修復成分(又叫皮膚相同成分)

真正讓人意想不到的是:上述成分都不能給皮膚補水,傳統意義上的保濕產品也不含這類成分。除非你使用的產品中含有這類天然肌膚成分,否則你只是在受損肌膚上貼一塊邦迪而已。你並沒有修復肌膚,逆轉時光,而對絕大多人來說這才是真正的目標!

以下是部分寶拉珍選的優質保濕產品,它們的配方富含使肌膚恢復健康所需的成分。

皮膚也需要保健食品!
為什麼需要這些成分呢?因為它們對於你獲得理想中的美麗肌膚來說至關重要。良好的飲食保持肌體健康年輕,護膚品也能影響皮膚的外觀和觸覺。

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。因此,像心臟和其他器官需要健康飲食一樣,皮膚也需要特殊的物質來保持健康。如果皮膚能從配方精良的護膚品中獲得這些成分,就能更好地新陳代謝,製造新的膠原蛋白,抵禦環境因素的損傷。

不管這些特殊成分以什麼形式出現,化妝水或精華液也好(適合中性至油性/混合性或易長痘的皮膚),乳液或乳霜也好(適合中性至幹性皮膚),也不管產品叫什麼吸引人的名字,或有多麼吸引人的廣告語,重要的是其中必須含有肌膚所需的成分。

皮膚乾燥引起皺紋?不是!
皮膚乾燥不會引起皺紋。那麼為什麼皮膚乾燥引起皺紋的說法還是甚囂塵上呢?

簡而言之,皮膚乾燥的話皺紋看上去會更加顯眼,但是只要塗上幾乎任何類型的保濕產品,皺紋就不會那麼明顯。要真正對皺紋有效,必須補充皮膚因日曬傷害失去的物質。

為什麼我們說皮膚乾燥不會引起皺紋?因為研究充分證明,日曬傷害、肌肉活動、雌激素缺失、細胞老化、炎症、自由基損傷、地心引力和脂肪的移位才是引起皺紋(以及皮膚鬆弛)的原因,因為這些因素使皮膚失去保持年輕的基礎。除非使用含有頂級成分的保濕產品,否則指望改變這一切純屬一廂情願。

以下這些保濕產品非常適合有皺紋問題的幹性皮膚,包括眼部肌膚:歲月屏障緊致修復精華乳和特效保濕調理霜。白天一定要使用SPF 15或更高的粉底和防曬。以下這些產品值得一試:修護保濕抗氧化隔離日乳SPF 15保濕調理修復日霜SPF 20全效滋潤防曬粉底SPF 15

(出處:Mayo Found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, www.mayoclinic.com; Journal of Tissue Viability, May 2006, pages 20–23; Fertility and Sterility, August 2005, page 295;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, June 2005, pages 215–223;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, April 2005, pages 1156–1162; Rejuvenation Research, Fall 2004, pages 175–185; Journal of Dermatology, August 2004, pages 603–609;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, May 2004, pages 327–337; Dermatologic Therapy, January 2004, pages 16–25; Cosmetics & Toiletries, November 2003, page 63; Facial Plastic Surge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, November 2003, pages 439–443; Archives of Dermatological Research, August 2000, pages 412–417; and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, January 1999, pages 72–77。)